生产实践教育基地揭牌学生走进野外大课堂
2007-04-03 09:19:26 【浏览字号:大 中 小】
新华网河南频道3月28日讯 河南日报报道:(记者柯杨)今后郑州市市直中学的学生多了一个新课堂:他们将分批到新郑上综合实践课,在基地的表现还将纳入中学生综合素质评定,与中招成绩挂起钩来。
3月27日,在郑州市中小学生生产实践教育基地揭牌仪式上,有关负责人透露了以上内容。
基地每天收费30多元
位于新郑始祖山的基地,以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拥有种植区、教学区、劳动实践区和生活区,可满足300名师生同时入住。
“在这上课跟课堂教学有本质区别。”52中副校长李伟东认为,“课堂上是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这里是学生想学什么,老师就教什么。”
“市区学校受场地、设备的限制,学生很少有参与实践的机会,而学生仅仅学习课堂知识是不够的,基地能帮学生实现全面发展。”郑州市教育局局长司福亭说。
也有人认为,基地接待能力有限,在提高学生能力上效果未必明显。对此,司福亭说,郑州市将再投资800万元,扩大基地规模,争取让每批学生的训练时间从3天增加为一周。
据透露,目前基地仅对学生收取基本的交通费、食宿费和材料费,每生每天的费用为30多元。“收费标准还有待核定,但肯定不会以盈利为目的。”基地负责人张庆说。
集体生活锻炼综合能力
基地设置了7大类32项实践活动,包括爬山、采中药等走进自然活动,自行车修理、烹饪等生活技能培训,以及生存训练、走进农村等,学生可以自选感兴趣的项目。
3月27日,郑州市52中百余名学生走进刚刚建好的郑州市中小学生生产实践教育基地。师生们到基地后,一律以代号相称。“感觉彼此之间很平等。”学生高明说,同学们很支持这种做法。
“来,大家帮你,咱们小组不能落后。”当天的爬山课上,代号为“油菜花”的学生由于体形较胖,小组里其他5名学生拉着她一起到达了目的地。
另一名患有小儿麻痹症的学生“芥末墩儿”,由于腿脚不便,下山时同学们轮流把他背了下来。
“在这里大家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氛围很浓,这在校园内是不容易感受到的。”52中副校长李伟东说。
在基地,学生的个人内务要自理,并参与收发碗筷等集体劳动。
当天最受学生喜爱的课则是走进农家,跟着农村大娘学做面条、烙饼,“第一次吃自己擀的杂面条,真香。”学生“柴鸡蛋”一顿午饭吃了两大碗面条。
上一篇:河南省政府采购乙级资质代理机构名单
下一篇: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河南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桌凳更新配置工程招标采购供应商资格名单的通知